摘要:强强联合的技术解析与启示
导 语
汽车市场从不缺乏整车厂商,而是缺乏零部件供应商。71.4亿美元的收购价格收购一家规模较大的、与自身核心技术并不相同的零配件供应商,强强联合后改写世界排位,这个价格非常值得。
纵观全球汽车市场,整车龙头企业背后必然会有一个大型的汽车零配件巨头,反观我国,大量依托于国外的零部件体系,不仅从成本上制约本土品牌企业的利润,各种零部件之间的匹配也是大问题。而这次的收购事件是否能够给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一些启示,也是我们期待的事情。
71.4亿美元收购价格的技术解析与启示
据《汽车新闻》欧洲版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同意以62亿欧元(约合74.1亿元美元)的价格,将旗下高科技汽车零部件子公司马瑞利(Magneti Marelli)出售给KKR & Co.旗下的日本汽车零部件商康奈可(CalsonicKansei)。而在此之前,FCA吸引了包括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贝恩资本投资公司(BainCapital)以及一家不知名的亚洲零部件供应商的兴趣[1]。
【1】参见环球网10月24日
相关报道: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135696537768648&wfr=spider&for=pc
马瑞利公司技术分析
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旗下高科技汽车零部件子公司马瑞利(Magneti Marelli)(以下简称马瑞利公司)卖出了如此的高价,也从侧面证明了其技术的价值,而我们通过对马瑞利公司的专利检索后发现,其专利申请数量十分巨大,截至上月25日,共拥有专利申请7562件。
图1:马瑞利公司专利申请技术领域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7562件专利申请我们通过对其进行技术分类后发现,其最擅长的领域为信号控制装置、制动系统、变速器等。而接下来我们对其专利申请进行地域分析,以查看其技术布局情况。
图2:马瑞利公司专利申请地域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从地域分析中可以看出,其主要技术集中地为其本国意大利,而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市场的其他三大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中国市场排在第五位,美国市场则排到了第七位,也说明其主要市场仍然为欧洲。而图3为专利申请趋势分布图,从三种颜色的对比中我们能够轻松看出,中国市场是马瑞利公司近些年尤其在2014年之后着力发展的市场,而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其本国意大利和美国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步缩小。
图3:马瑞利公司专利申请趋势对比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中国,而欧洲的市场已经逐渐萎缩,因此马瑞利公司前瞻性的地域布局也看出了其对于汽车零配件市场风向的把握。但从其市场布局来看,其技术价值还是较高的。我们把马瑞利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单独分析,技术领域如下图所示:
图4:马瑞利中国专利申请技术领域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表1:马瑞利中国专利申请技术领域注释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不同于在欧洲和美国的布局,马瑞利在中国布局的专利申请技术大部分涉及车辆照明装置,包括前照灯、后尾灯等,主要功用包括利用车灯进行投影:如车门开启后向地上投影的迎宾灯,或者起到警示作用的告知后车注意或者保持车距的投影系统,还包括可以让驾驶员在行车方向更好的观察路况,同时也能够保证对面的行人和车辆视线不受近光影响的照明灯等先进的照明设备。
康奈可技术分析
在我们展示了马瑞利公司强大和广阔的技术领域后,我们聚焦KKR & Co.旗下的日本汽车零部件商康奈可(Calsonic Kansei)(以下简称康奈可公司)。
图5:康奈可公司专利申请技术领域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如图5所示,对康奈可公司进行专利检索后发现,其专利申请数量更是惊人,截至2018年10月25日已高达10885件,比马瑞利公司还要多出3000多件。而其涉猎的技术领域更为广泛,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主要技术领域为车内的加热、冷却和通风设备、安全防护设备例如气囊、保险带等。和马瑞利公司的技术领域对比后我们可以发现,康奈可公司的核心技术与马瑞利公司的核心技术几乎没有重合,如果两个公司合并,在技术方面是非常好的互补,同时对其汽车零配件的整体优势的提升具有相当大的助力。
如此多的技术,都布局在何处了呢?如下图所示:
图6:康奈可公司专利申请地域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图中我们看到,与马瑞利公司相同的是:重要布局地域为其公司本土日本,但是数量差别却相当之大,马瑞利公司在其本土意大利的布局比例是17.32%,而康奈可公司在其本土日本的布局比例却达到了73.2%。其次是美国,布局了8.15%的技术。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欧洲专利局,通过对康奈可公司的了解后我们得知:其在北美、欧洲先后建立了地区总部,因此其对于北美和欧洲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加上马瑞利公司,其欧洲市场的份额将大大加强,这也许是其看中马瑞利公司的原因之一,因此说康奈可公司与马瑞利公司合并后,其布局的市场将是十分广泛的,包含了大部分的欧洲市场、美国、中国的市场,对其扩大在汽车零配件领域的市场占比具有相当大的助力。
3.合并后的格局预测
1)技术分析
此前,两家公司在专利申请中并没有技术交集,没有共同递交的专利申请,也没有合作发明的专利申请,而所擅长的技术也并不相同。当把两家公司合并后,对两家公司的共同专利申请进行技术分析后可以发现,其技术领域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叠加,而没有交集,也就是说,两家公司合并后,擅长的技术领域全面扩大,而核心技术人员将仍然为原先各自的技术人员。而技术覆盖面范围得全面扩大,产业影响力的全面升级,或许将导致汽车零配件领域排位重新洗牌。
2)市场格局分析
表2:全球零配件供应商排行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全球汽车零配件的排位情况如表2所示,常年盘踞在第一位的是德国名企博世公司,其产品涉及到刹车系统、发动机、发电机等等,尤其是其车身稳定系统ESP更是成为专有名词被应用在了大众、宝马、奥迪等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汽车品牌中。其他巨头也基本为欧美、日韩公司,虽然排名时常变化,但是却一直引领着汽车零配件行业。
《汽车新闻》欧洲版报道称: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公司将被命名为“马瑞利CK控股”(Magneti Marelli CK Holdings),由康奈可首席执行官BedaBolzenius领导,总部将设在日本。成为全球第七大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总收入将达152亿欧元(约119.7亿元人民币)[2]。
【2】参见环球网10月24日
相关报道: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135696537768648&wfr=spider&for=pc
3)方象思考
纵观全球汽车市场,整车龙头企业背后必然会有一个大型的汽车零配件巨头,比如德系车有博世、大陆等大型汽车零配件巨头作为支撑,美系车有李尔、德尔福等技术支撑,而日系车更是有电装、爱信等龙头企业,韩系车也有现代MOBIS作为支撑,这也是每一个车系能够赖以生存的保障。而对于我国而言,却没有一个能够跻身全球前十位的汽车零配件巨头的支撑,这也是我国车企的一大软肋和痛点。
不过就在2018年10月24日,我国车企龙头中国一汽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16家银行提供的1015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授信。据了解, 10月10日,中国一汽与航空工业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在新移动出行、虚拟现实、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3]。
如果中国一汽能够在汽车零部件上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从而给我国的整车行业以强大支撑,那么我国的汽车产业会有一个不小的变化。我院对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汽)目前的专利申请进行梳理后发现,其擅长的技术领域如7图所示:
[3]参见网易新闻-汽车频道-车企新闻
http://auto.163.com/18/1025/07/DUUSIPTS000884ML.html
图7:中国一汽专利申请技术领域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表3:中国一汽专利申请技术领域注释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目前技术较为集中的汽车零部件在于排气或消音装置、混合动力系统等。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在产生控制信号的电路设置方面也有85件专利申请,与马瑞利公司擅长的技术领域相同,但专利申请的布局却仅仅局限在了中国本土。
因此获得授信的中国一汽如果能够加强其在汽车零配件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做好其海外技术布局,必会对其的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也可以使得国产品牌汽车拥有强而有力的后盾。
参与关于技术价值分析的深度探讨、获取技术价值分析的优质原创内容,欢迎继续关注“方象知产研究院”公众号,以及“方象知产研究院”微博账号。
点击关键词 掌握更多技术价值投资密码
AI:
智慧城市 虹膜识别 无人零售 城市大脑 多摄无人驾驶 AI+医疗
智能家居 AI公交车 语音识别 人脸识别 自动驾驶数字能源 无人机
语音交互 车享链 计算机视觉1 微点生物 安防1 IDx-DR
新材料:
多晶硅1 CNC铣床 纳米疏水 中国“芯” 水性木器漆 NCM811
石墨烯 建筑空调技术 多晶硅2 钛酸锂电池 环保家装 石墨烯薄膜1
稀土永磁 NdFeB 柔性屏 新材料盘点 生物质橡胶 华卓精科
空气净化 石墨烯薄膜2 水性家具涂料 无醛人造板 光刻机 软磁材料
典型企业:
极路由2 Light公司 优行优客 权健 新光硅业 银河水滴
Playtika 深鉴科技 暴风集团 Cavium 珠海银隆 金立
破产案例:
快播科技 江苏恒业机械 重庆大唐科技 江苏新中环保 柯达2 柯达1
声明
本文由方象知产研究院原创,申请转载请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fangxiangip)获取联系方式,我院保留追究侵权行为的权利。
本文仅以学术交流目的对特定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结论不代表对特定主体的消极评价。任何行业的发展走势均受到多重复杂因素影响,本文对特定行业的发展预测不应视为对具体投资行为的指引。
感谢您关注方象知产研究院,在这里,我们将用最生动的案例为您展现如何通过技术价值分析洞见科技未来。我们聚合了前所未有的智力资源,只为帮助您做出正确的技术投资决策。欢迎您提出技术价值分析问题与我们沟通交流,微信客服ID:ipresearch(方小象)将随时等待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