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技术价值密集型破产企业”之三。
鸣 谢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技术价值密集型破产企业”系列文章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破产法学者和从业人士的广泛支持,在此向关心方象知产研究院的朋友们致以问候。
特别感谢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教授对我院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贺丹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破产重整中的技术交易,必须以对技术的价值分析为前提。本文将对柯达破产重整过程中出售的数字图像专利组合进行深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专利技术资产价值的分析评估提出建议。
在柯达破产重整案中,其专利技术的处置一直广受关注。柯达在破产重整程序中以5.25亿美元价格出售了1100多项数码图像相关专利,并最终于2013年脱离了破产保护。关于破产程序中专利技术的出售程序,方象知产研究院已在《破产通“技”令丨柯达重整中的技术变现(法律篇)》一文中进行了相关介绍。
图1来源:柯达官网
本篇则试图对柯达出售的数字图像专利组合(数字信号捕捉(DC)专利包和成像系统和服务(KISS)专利包)进行深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专利技术资产价值的分析评估提出建议。
一、重整中柯达出售专利的专利技术分析
在进行专利出售交易时,技术价值分析是实现企业专利运营策略和资本投资决策的前提。对于柯达专利特点及其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是技术价值分析的重要内容。本部分通过对柯达出售的专利组合包进行分析,以识别专利包中数字成像产业内的核心技术、重要技术,了解专利出售时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两专利包中专利的总体申请趋势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到,在柯达公司提交破产保护前20年里(1992年—2011年),其专利申请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柯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专利年申请量较少,1994年后其申请量开始显著增加并于2000年时达到峰值,7年内(1994年—2000年)柯达专利申请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3.71%。
从一定程度上看,专利申请量的连年增长反映了柯达在这一时期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技术创新成果产出较多。随后,专利申请量以年均54.43%的速度急剧回落。可以推断,专利申请量的急剧减少应该与柯达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业务转型失败有较大关系,连年亏损导致柯达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企业技术创新。
图 2 :柯达出售专利申请年份分布图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柯达出售专利在各国的专利布局情况如表1所示。表中所列国家均为柯达潜在的技术市场,这与彭安东任时的“全力进军数码领域”的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其海外市场中,在日本布局的专利量最大,其次是德国、法国和英国。说明柯达希望在日本和欧洲获得专利保护,有利于柯达与该地域相关联技术领域的企业进行竞争。
尤其是日本品牌如富士康、索尼、佳能和尼康等在数码相机等消费领域市场拥有全方位优势,而此组专利涉及的数码成像技术与该类公司的自身业务存在高度相关性,在数码相机大行其道的时代,有利于扩大柯达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在日本的竞争力。然而事实上,2002年日本富士康的产品数字化率已高达60%,而柯达仅有25%左右,这与柯达主推胶卷业务有关,雪藏数码技术与前瞻性专利布局相悖的战略决策也一直被诟病为柯达黯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之一。
表1:出售专利的申请地域分布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从柯达出售专利的技术领域来看,这一系列专利覆盖数码成像技术领域。上个世纪1995年起,随着成像液晶(LCD)等数字显示元器件的市场化,数码成像技术进入“爆发性”裂变时代。对于出售专利包中最早(1994年)和最晚(2012年)授权的主要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和表3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相关专利技术内容有光电传感器、滤波器、取景器、数字信号电路、光敏芯片等,这均属于数字影像获取(输入)技术中的关键分支技术,而数字影像输入技术又是数字成像技术的基础、核心和发展的关键,这说明柯达对于数字成像领域中基础性技术的研发活动在国际上起步较早。
从表3中可以看出,至转让之时拍卖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数字照相技术的照相机存储器、数字影像动态获取技术的数字摄像技术、数字视频系统、数字编辑算法、变焦技术等数字影像输入/输出技术,涵盖了包括图像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以及图像信息输出、显示和应用等关键技术。这类技术是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的战略必争之高技术,也最能代表柯达在数字成像技术领域的水平和能力。
由1994年至2012年间许可的专利技术分析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柯达对于各类主流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持续推进。除数字图像处理与输出技术外,还包括数字摄像机、数字编辑系统及各种数字成像系统等数字影像技术领域卓有成效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
表2:出售专利中最早授权(1994年)的专利基本情况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表3:出售专利年(2012年)授权专利基本情况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通过对柯达出售专利的申请类别统计分析,得到IPC小类排名图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排名前10位的IPC分类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G部(物理)部,这反映了数字成像技术的物理技术属性。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H04N(图像通信),其次是G06K(数据识别)和G06T(图像数据处理),其他技术组成包括电数字电路,摄影放映和光学元件等。说明这些领域是柯达重点关注的领域,从当时数码相机产业的技术发展态势来看,这类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仍为业界后续几年的技术热点及重点。
图3:柯达出售专利的IPC分类号小类占比情况图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图4是柯达出售专利的专利量、特征度和专利度的雷达图。其中在专利雷达图中,蓝线、黑线和绿线分别表示专利申请量、专利度和特征度。从专利申请量上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专利主要布局于数字图像存储、数字成像系统和数字电路等细分技术领域。
从专利度上看,数码装置/捕捉装置/摄像机等技术领域中专利的专利度最大,也就是说该专利组的平均权利要求数目最多,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最大,这说明该类技术的应用领域最广。这类基础、核心技术的发展也较早,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
从特征度上看,图像像素/电子相片/像素强度/视觉特性技术的特征度最大,即其专利的主权项中技术特征数最多,这说明该专利组中专利技术的创新性较强。但是特征数越多,限制性越强,专利的保护范围也越小,这可能导致技术的保护强度不大,其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有限。上述技术发展较晚,专利申请量虽少,但是其未来发展潜力也较大。
其中,激光市场/安全市场/光谱透射率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特征度均最小,说明这类技术的原创性较高。按现有申请、授权形式来看,对于专利度低、特征度高的专利,例如图像分割等技术领域的专利,其价值较低。但其本身的发明内容可能非常有价值,可挖掘出此类专利,并对其发明内容进行重组和 “再发明”。
图4: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专利量、特征度和专利度的分布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图5是专利申请量-引用度-同族度的气泡图。其中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位专利发明人,横轴表示专利申请量,纵轴表示引用度,圆圈大小表示同族度。发明人是专利申请、产品研发的基础。Parulski Kenneth A 是柯达公司首位成功开发彩色CCD的研究员,在数码相机技术上具有较深的造诣,共有134件专利申请。
另外,Gallagher Andrew C,Gindele Edward B,Mcintyre Dale F,Luo Jiebo,Manico Joseph A和Fredlund John R也是柯达公司非常高产的发明人,且术业有专攻,均是不可或缺的研发人才。Miller Michaele、Fredlund、John Randal、Edward Joseph等发明人的专利同族度最大,这表明图像通信技术对于权力人的重要性较大。但后两位发明人的专利申请量较小,且引用度也低,这说明可能不是核心研发团队成员。
发明人Fedorovskaya Elena A的专利引用度最大,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该专利得到最多的引用,说明该部分专利在数据识别、数据表示、记录载体等专利技术领域研发中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且在数字成像产业链中处于关键位置。专利研发人才是企业进行专利产出和持续创新的奠基石,所以了解专利出售方发明团队的核心人员,对于专利买受方拟定专利开发人才引进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图5:柯达出售专利的申请量-引用度-同族度图谱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
二、重整中柯达出售专利的估值
之前为柯达带来巨额价值的技术资产被抛入市场,如何对其价值进行估算呢?柯达本身预期的价值是20亿美元左右。当时柯达聘用专利咨询公司Envision IP,Inc.和284 Partner LLC对其进行估价,二者的结论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前者估价为20.8-22.1亿美元,而后者则给出22.1-25.7亿美元的估价。
两家咨询公司都是采用收益法,即现金流折现法(DCF)对专利进行估值。DCF法把因应用专利而产生的预期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从而确定专利的市场价值。根据DCF法的基本公式,专利估值时要确定的主要因素是——因应用专利而在未来特定时期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一般地,采用DCF法进行专利估值涉及的主要流程如下:
1.确定专利未来将要实施的企业;
2.预测应用该专利所生产产品的销售收入;
3.计算专利技术分成率,确定专利技术对产品销售收入的贡献;
4.选择多家可比公司,分别测算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5.确定各可比公司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专利等无形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以及投资流动资产和投资固定资产的收益率;
6.根据4和5中的计算结果,推算出各可比公司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收益率,继而确定待估值专利的折现率以及预测期内各期折现参数;
7.根据专利技术贡献产生的各期现金流量现值,计算获得专利的市场价值。
从原理上看,DCF法基于可预测的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计算,属于一种相对准确的计算方法。然而,DCF法计算比较复杂,估值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主观假设。例如,在选择可比公司、确定未来收益折现率、技术分成率等主要参数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且专利包在未来商业化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而将其表现的真实风险及变化均用一个折现率来表示,在现实交易场景条件下,这是该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不同机构对同一专利估值时差异比较明显的原因。
三、重整中柯达出售专利的交易价格
就柯达出售的技术资产而言,相关专利内容集中于数字成像技术领域,而柯达曾一度拥有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研发部门,且在技术研发领域中投资巨大,并产生了一系列的高价值专利。据当时分析师估算,柯达持有的数码技术专利价值可能超过公司市值。据悉,在柯达宣布破产的前十年里,所售专利组合为柯达创造了近30亿美元的营收。但是其交易价格仅有5亿多美元,那么售价与估值相差较大的原因何在?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当市场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时,交易价格主要由供需关系所影响。然而目前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技术交易市场,大部分技术交易均是通过拍卖形式完成的。而最终的拍卖成交价还会受许多其他因素影响,例如交易期限、购买方预期心理等。
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期限内通过资产的重新整合、剥离不良资产、清偿债务等活动,使公司重新走上正轨。在这种情况下,柯达公司出售其专利资产有快速变现的要求。因此,由于需要快速变现,柯达公司专利的最终交易价格低于评估机构给出的估值。
其次,通过破产法庭进行专利的拍卖,在法庭监督下的专利售价也可能会被压低。同时,交易专利之上尚附着大量他项权利无法终止,导致买受人行权受限。且在破产的大场景下,潜在购买方对标的权利瑕疵亦有深入了解,导致给出的竞价偏低。另外,为了避免柯达额外增加诉讼成本,且有利于公司管理层和资源聚焦于核心业务的经营,此次专利交易包括交易各方与柯达专利诉讼的和解协议,这也会导致专利售价的降低。
四、对于技术资产价值测度的认识
专利技术交易是技术交易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专利价值评估也是技术价值评估的重要方面。在现实交易场景下,专利价值受制于多方因素影响,所以现有的专利价值测度方法并不完美。所以,在专利评价方面,还需要结合定性的方法对技术价值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技术价值分析结论。
例如根据之前的技术分析,柯达出售的专利包基本为数字成像领域中比较核心的基础专利,技术比较成熟且基础研究较为完善。企业更看重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技术对于产品创新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于企业而言,在技术先进性不足的前提下,技术价值主要体现为企业使用基础技术需要支付的许可费。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路径不断演进,规避基础专利的操作增加等情况的出现,影响专利交易价格的因素会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均需要在技术价值评价中予以考虑。随着更多信息的积累、定性分析的深入以及定量模型的完善,技术资产的估值可以不断接近理论值,从而可为破产企业制定无形资产的处置决策提供参考。
——END——
创作团队:方象知产研究院技术价值分析团队
主笔:贺丹、刘晓亚、吴晨凌、严海燕等
责任编辑:王鹏
预 告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技术价值密集型破产企业”下期将继续为您带来其他相关文章,欢迎您持续关注。
参与关于技术价值分析的深度探讨、获取技术价值分析的优质原创内容,欢迎继续关注“方象知产研究院”公众号,以及“方象知产研究院”微博账号。
点击关键词,掌握更多技术价值投资密码
AI:
虹膜识别 | 自动驾驶 | 步态识别 | 智能家居 | 计算机视觉1 |
计算机视觉2 | 语音交互 | AI+医疗 | 车享链 | AI+铣床 |
数字能源 | 锂电池 | AI+游戏 | 城市大脑 | 无人机 | |暴风魔镜 |
多摄 | 无人驾驶 | 人脸识别 | 语音识别 | 智慧城市 | 阿里云城市大脑 |
新材料:
多晶硅 | 生物质橡胶 | 多晶硅 | CNC铣床 | 钛酸锂电池 | 纳米疏水 | 空气净化 |
石墨烯薄膜1 | 石墨烯薄膜2 | 水性木器漆 |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 | 稀土永磁 | 水性家具涂料 | NCM811 |
NdFeB | 无醛人造板1 | 无醛人造板2 | 石墨烯 | 柔性屏 |
典型企业:
FAC |云从科技新光硅业 | 易航智能 | 马瑞利 | 圣泉公司 | 银河水滴 |
码隆科技 | 远景能源 | Playtika | 天壤智能2 | 天壤智能1 | 深鉴科技1 | 深鉴科技2 | 极路由1 |
极路由2 | 康奈可 | 暴风集团 | 保千里 | 马瑞利 | Light公司 | Cavium | 小米1 |
小米2 | 优行优客 | 江苏中能 | 英国CloudNC | 珠海银隆 |
破产案例:
江苏恒业机械 |柯达(技术篇)柯达(法律篇) | 快播科技 | 重庆大唐科技 |
声 明
本文由方象知产研究院原创,申请转载请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fangxiangip)获取联系方式,我院保留追究侵权行为的权利。
本文仅以学术交流目的对特定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结论不代表对特定主体的消极评价。任何行业的发展走势均受到多重复杂因素影响,本文对特定行业的发展预测不应视为对具体投资行为的指引。
感谢您关注方象知产研究院,在这里,我们将用最生动的案例为您展现如何通过技术价值分析洞见科技未来。我们聚合了前所未有的智力资源,只为帮助您做出正确的技术投资决策。欢迎您提出技术价值分析问题与我们沟通交流,微信客服ID:ipresearch(方小象)将随时等待您。
|